标题:yanuxnig源兴光学:测量基础知识的简单分析
一、测量的概念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事物的量化过程。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主要是研究对零件的几何参数进行测量和检验的一门技术。所谓“测量”技术将一个待确定的物理量,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单位和测量精度。“检验”具有比测量更广泛的含义。例如表面瑕疵的检验,金属内部缺陷的检验,在这些情况下,就不能采用测量的概念。
二、长度单位基准及尺寸传递系统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度,首先需要建立统一可靠的测量单位。公制的基本长度单位为米(m),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公制单位为毫米(mm),精密测量时,多用微米(μm)作为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1000mm 1mm=1000μm。使用光速作为长度基准,虽然可以达到足够的准确,但却不便于直接应用在生产中的尺寸测量。为保证长度基准量值能够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去,在组织上和技术上都必须建立一套系统,这就是尺寸传递系统。
三、测量工具的分类
测量工具可按其测量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分以下四类:
1、基准量具:(1)定值基准量具;(2)变值量具。
2、通用量具和量仪:它可以用来测量一定范围内的任意值。按结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
(1)固定刻线量具
(2)游标量具
(3)螺旋测微量具
(4)机械式量仪
(5)光学量仪
(6)气动量仪
(7)电动量仪
(8)光电量仪
3、极限规:无刻度的专用量具。
4、检验量具:它是量具量仪和其它定位元件等的组织体,用来提高测量或检验效率,提高测量精度,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较多。
四、测量方法的分类
1、由于获得被测结果的方法不同,测量方法可分为:
(1)直接量法
(2)间接量法
2、根据测量结果的读值不同,测量方法可分为:
(1)绝对量法(全值量法)
(2)相对量法(微差或比较量法)
3、根据被测件的表面是否与测量工具有机械接触,测量方法可分为:
(1)接触量法
(2)非接触量法
4、根据同时测量参数的多少,可分为:
(1)综合量法
(2)分项量法
5、按测量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所起的作用不同,测量方法分为:
(1)被动测量
(2)主动测量
五、测量工具的度量指标
度量指标:指的是测量中应考虑的测量工具的主要性能,它是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的依据。
1、刻度间隔:简称刻度,它是标尺上相邻两刻线之间的实际距离。
2、分度值:标尺上每一刻度所代表的测量数值。
3、标尺的示值范围:量仪标尺上全部刻度所能代表的测量数值。
4、测量范围:(1)标尺的示值范围;(2)整个量具或量仪所能量出的最大和最小的尺寸范围。
5、灵敏度:能引起量仪指示数值变化的被测尺寸的最小变动量。灵敏度说明了量仪对被测数值微小变动引起反应的敏感程度。
6、示值误差:量具或量仪上的读数与被测尺寸实际数值之差。
7、测量力:在测量过程中量具或量仪的测量面与被测工件之间的接触力。
8、放大比(传动比):量仪指针的直线位移(角位移)与被测量尺寸变化的比。这个比等于刻度间隔与分度值之比。
六、测量误差
1、测量误差:被测量的实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即δ=X-Q
式中:δ-测量误差;
X-实际测得的被测量;
Q-被测值的真实尺寸。
由于X可能大于或小于Q,因此,δ可能是正值、负值或零。这样,上式可写成Q=X±δ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即测量误差的组成)
(1)测量仪器的误差
(2)基准件误差
(3)测量力引起的变形误差
(4)读数误差
(5)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3、测量误差的分类
(1)系统误差: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出现的一种绝对值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是按照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仪表质量问题、测量原理不完善、仪器仪表使用不当或工作条件变化引起的一种误差。必须指出:单纯增加测量次数无法减小系统误差对测量的影响,但是在找出原因后,可以通过对测量结果引入适当的修正而消除。
(2)随机误差:指已经消除系统误差之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测量同一量时,出现的一种误差值,以不可预计的方式变化的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那些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我们尚未认识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如电子干扰等)造成的。在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其误差值总体上服从统计规律(如正态分布)。从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分布特征,可对其示值大小和可靠性做出评价,并可通过适当增加测量次数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粗大误差:指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其误差值较大且违反常规。由于测量时疏忽大意(如读数错误、计算误差等)或环境条件突变(冲击、振动等)造成的某些较大的误差。